《廁所愛情故事》 Toilet - Ek Prem Katha印度電影介紹&評論

劇情簡介:

真人真事改編,男主角凱夏夫只是個出身於傳統家庭的修車工人,女主角潔雅擁有高學歷,二人在一次相遇後,天雷勾動地火下便火速閃婚。結果在新婚不久,潔雅家中竟然沒有廁所,要方便時只能和村民結伴到野外,在和丈夫及家人溝通、爭執後,下了「沒有廁所就離婚」的通牒,凱夏夫只好用盡各種方法建廁所,而他面對的,是家人、村民的反對,以及國家文化的挑戰。

電影長度:2小時35分鐘

關鍵元素:廁所、公共衛生、社會議題、宗教信仰、印度文化、愛情、喜劇

8AB05A7F-C658-4893-8F5C-FD728CF68400.jpg

整體評論:

「用愛情喜劇包裝公共衛生議題,成功引人關注又不過於沉重」

我想這類型電影的價值之一,就是讓更多人看見真實存在的社會議題,並願意更深入了解。電影呈現出印度廁所的不普及,主動查詢更多資訊後,才發現到印度長期受此問題困擾,因此早期就推動如「中央農村衛生計畫」、「全面衛生運動」。然而根據調查顯示,印度在2016年仍有約47%的人家中沒有廁所,只有3.2%的人會使用公廁。其中都市和鄉村的廁所數量差距更大但即使在都市仍有不少人習慣在戶外解放。因此莫迪在2016便開始「清潔印度運動」,近五年來建蓋了約一億間廁所至於成效如何,則有待觀察。

「著重於女性在如廁上的處境點出父權制度下的性別不平等」

電影中主要是呈現女性在如廁上的處境。但事實上印度不分男女都會在戶外方便。差別在於男性不管是在白天或晚上都可以隨時方便不用顧慮別人;反而女性只能利用半夜到清晨的時間就是怕被男性看見甚至衍生出騷擾、性侵的悲劇從這仍可看出嚴重的男女不平等。

「對印度的國家文化乃至宗教信仰富有批判性精神」

在電影中,凱夏夫為了蓋廁所,甚至掀起家庭革命,因為父親是虔誠的印度教徒,認為使用廁所是對神明不敬。不只家人,到後面凱夏夫更是直接挑戰村民、村長、政治人物、全國人民的思想。其中的台詞「你向神祈求,但不也用納河的水洗淨你的罪孽嗎?你不願家裡蓋廁所,卻把整個國家都當成你的廁所,到處隨心所欲大小便。」便是對信仰的批判現實中,印度廁所使用率低落的主要原因,就是和人民的宗教信仰有關。這甚至延伸到種姓制度,因以往清潔打掃、垃圾回收等工作都是最低階層的賤民在做,印度教徒才會認為廁所是不潔的。然而,文化思想是最根深蒂固的,是否能真正讓印度人民接受使用廁所仍是一大挑戰。

整體推薦度:4.5(滿分五顆)

謝謝大家的觀看,我們下次再見~

 

 

arrow
arrow

    來者不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